村网通总站 凉山村 bzzlsc.nync.com 欢迎您!
初春时节,天气依旧寒冷。到了春耕关键时期,贵州省安顺市高标准蔬菜示范区在防控疫情的同时全力做好备耕工作。
同样,在一百多公里外的六盘水市,坝区产业开展得如火如荼。截至2019年底,该市49个500亩以上坝区共生产蔬菜、水果、食用菌等农副产品8.2万吨,实现总产值4.7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376元。
在这项振兴农村产业革命、扶贫扶智的产业背后,凝聚着各方力量。其中,也一直有贵州气象人的智慧与坚守,更有气象大数据的助力与支撑。贵州省气象局立足部门技术优势,充分利用、深入挖掘气候资源,建立产前、产中、产后全流程气象为农服务体系,通过气象大数据助推500亩以上坝区产业结构调整,为全省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做好气象保障。
妙用大数据 聚焦布局需求
主动赢先机。为打破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困境,贵州省气象局针对全省500亩以上坝区产业调整开展特色产业区划论证,提高气候资源利用水平。
“我们先提取500亩以上坝区近30年的气象数据及重大农业气象灾害发生频率,通过GIS平台和气候模型,针对坝区的农业气候资源和气象灾害类型进行精细化分析,为9个市州制作农业气象服务手册。”省气象局应急与减灾处副处长田月介绍。
同时,围绕十二大特色产业,省气象局选取与气象密切相关的农产品开展气候区划论证和引种气候可行性论证,为各地开展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为解决农业作物气象服务指标品种繁多的问题,省气象局在重点坝区建设68个农田小气候观测站,开展特色蔬菜、食用菌、中药材、水果、茶叶等优势产业农业气象观测试验,构建100个样本坝区和500个达标坝区位置及种植对象信息数据库,为开展全省优势产业农业气象服务打下基础。
提供技术服务 解后顾之忧
目前,省气象局建立起以农情提醒、农业气象APP、微信小程序为主的多通道服务手段,向坝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种植大户及农技人员及时开展重点优势产业的全生育期气象服务。用户可以通过这些服务渠道关注特定区域的特定作物,深入了解当地气象条件及其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还能加入农业“朋友圈”,实时参与互动交流,听专家答疑解惑。
2019年,精细到县的农用天气预报和农情提醒产品信息共发布300余期,通过农信通发布农用天气预报和农情提醒12万余条,市县两级气象部门通过“贵州农业气象”APP对7万余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直通式农业气象服务。
直通式气象服务很贴心,开发天气指数保险支撑平台,形成自动监测触发、无需人工申报的快捷理赔方式则更让农民安心。
就六盘水市而言,2019年投入坝区地方特色农业保险保费249.51万元,参保面积4.55万亩。其中三个坝区共获得农业保险理赔金额289万元;贵阳市为37家茶企、合作社承保茶园面积3.74万亩,茶叶萌芽和生长阶段出现“倒春寒”,投保客户获得理赔526.78万元,有效解决坝区内经营主体和农民的后顾之忧。
面对冰雹、干旱等气象灾害频发的情况,贵州省局创新性构建人工防雹增雨保护体系。2019年,全省人工影响天气部门将600个坝区所在县全部纳入作业保护范围,共实施地面作业2782次,防雹有效率达90%以上,坝区内未发生重大冰雹灾害。
打破传统销售模式 助力黔货出山
近年来,省气象局针对全省主要的特色农业产品开展气候品质评估服务,打造了湄潭绿茶、麻江兔眼蓝莓、长顺高钙苹果、福泉金谷福梨等35种“气候好产品”,提高企业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农产品品牌价值得到提升。
由省政府主办、省气象局承办的贵州农经网则打破传统销售模式,将农经网建成涉农大数据汇聚应用的重要平台、“三农”获取信息的专业门户,持续发布全省大宗农产品产销对接信息,实时监测发布全省128个农贸市场农产品批零价格信息,使坝区产品从“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
截至2019年底,170个农产品在农经网电商平台相应的店铺进行展销,发布全省大宗农产品产销对接信息6000余条,实时监测发布农产品批零价格信息42.6万余条,大宗农产品产销对接信息点击查询超10万次。此外,贵州省局依托农经网定制开发的“贵州脱贫攻坚气象保障信息系统”面向全省脱贫攻坚一线驻村干部提供气象预警和农产品供求信息等服务,气象助力脱贫攻坚也取得显著成效。